close

第八章 語氣

 

語氣(Moods)是利用動詞變化來表達「真、假」口吻的方式。依各種不同程度的「真、假」口吻,可以細分為四種語氣:

 

敘述事實語氣(Indicative Mood):表示所說的是真的。

條件語氣(Conditional Mood):表示真假還不能確定。

假設語氣(Subjunctive Mood):說反話,表示所說的與事實相反。

祈使語氣(Imperative Mood):表示希望能夠成真,但尚未實現。

 

四種不同的語氣,看起來好像很複雜,不過各有各的重點,只要能掌握重點,便不難區分,也不需死背。

 

敘述事實語氣

一般的英文句子都是這種語氣。本書前面在時態部分介紹的現在式、過去式、未來式等等也都是屬於敘述事實語氣,所以在此不必多作解釋,其中只有未來式需要說明一下。如:

 

I will go to the U.S. next year to study for an MBA degree.

我明年要到美國去念企管碩士。

 

現在或過去的事情,是真是假已經可以確定,所以能夠採用敘述事實語氣來表達。可是,未來的事情還沒有發生,嚴格說起來還不能確定真假。這也就是為什麼未來式動詞中要加上助動詞will,因為助動詞都帶有不確定的語氣。

 

I will go to the U.S. next year這樣的句子,談的是未來的事、用到助動詞will,在在都表示「尚不確定」。這和He went to the U.S. last year.不同;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,可以肯定,所以能夠採用敘述事實的語氣。如果要採用比較確定的語氣來表達未來的事情,就應該避免使用助動詞、改成下 面這幾種講法:

 

I am going to go to the U.S. next year.

I am to go to the U.S. next year.

I am going to the U.S. next year.

I go to the U.S. next year.

 

這幾種講法都避免用到助動詞。以這些講法來敘述未來的事情,語氣相對會比較確定。其中又以最後一種I go to the U.S. next year,完全採用敘述事實的現在簡單式,表達「事實」的語氣最為明確。

 

再看下面的例子:

 

The weatherman says sunrise tomorrow is at 5:32.

氣象報告說明天日出是五點三十二分。

 

雖然是明天的日出、時間還沒到,可是日出的時間可以用公式算出來。因為地球不會停止轉動、也不會忽快忽慢,所以「明天日出在幾點」可以當作事實來敘述,不必加上具有不確定語氣的will。再看一個例子:

 

The movie starts in 5 minutes.

電影還有五分鐘開演。

 

同樣的,雖然還沒開始演,可是時間表上排好了,「再過幾分開演」就可以視為事實,不必用未來式、具有不確定意味的will來表示。

 

未來式還有一個變化需要注意,請看下面的例子:

 

I'll be ready when he comes.

他來的時候我會有萬全的準備。

 

同時敘述到兩件未來的事情,而兩者之間有時間或條件的關聯性時,往往其中一件(副詞子句中的那件)要改成現在式。這是因為兩件未來的事情都不確定,需要先假定其中一件是事實,已經發生,在這個確定的基礎上,才能推論另一件事。上例中的when he comes就是把時間推進到「他來的時候」,假定「就是現在」,用表示事實語氣的現在式comes來敘述,然後才能推論「到那候我會有準備 (I'll be ready)」。這和下一個例子的狀況類似:

 

If you are late again, you'll be fired.

你再遲到就會被炒魷魚。

 

這是警告對方不得再遲到。「下一次如果又遲到」,這當然是還沒發生的事情,可是要先假設這是事實、發生了,才能有下一步:會被開除。而敘述事實的語氣不適合用助動詞,所以要改成If you are late來表示。文法書中列出規則「表示時間或條件的副詞子句要用現在式代替未來式」,原因即在此。

 

條件語氣

句子中一旦加上語氣助動詞(前一章所述的must, should, will/would, can/could, may/might等等),就產生了不確定性,稱為條件語氣。例如:

 

1. You are right.

   你是對的。

2. You may be right.

   你可能是對的。(猜測用法)

3. You may leave now.

   你現在可以走了。(一般用法)

 

1中是以現在簡單式來敘述事實的語氣,屬於上述四種語氣中的第一 種。例2和例3中因為加上了助動詞may,就產生了不確定性(「可能對」表示不一定對、「可以走」並不一定就走),屬於第二種的條件語氣:你「對不對」或 「走不走」要視情況而定。上一章介紹語氣助動詞,不論是一般用法還是猜測用法,都屬於這種條件語氣,在此不多贅述。

 

假設語氣

這是一種「說反話」的語氣,表示所說的話和事實相反。這種語氣的表現方式,是以動詞的「過去」型態做為表達「非事實」的手段。

 

一、現在時間

1.

If I were you, I wouldn't do it.

假如我是你的話,我就不幹。

 

當然,我不可能是你,所以不能用敘述事實的語氣I am you來表達。假設語氣是用動詞的過去型態來表示「非事實」,因此用I were you來表示。連帶在主要子句中也用過去型態但不代表過去時間的would來表示「非事實」,而成為wouldn't do的形狀。

 

這句話選擇用非事實的假設語氣來說,是為了使語氣緩和一些,以委婉的口吻勸對方不要做這件事。

 

二、過去時間

2.

If I had known earlier, I might have done something.

如果我早知道的話,也許早就可以採取一些行動了。

 

這個句子的時間是過去時間,earlier表示從前。事實上「從前並 不知道」。說「假如知道的話」,這種說法就是非事實。因為這個句子的時間本來就是過去,若還要用過去型態來表達「非事實」語氣,就會變成過去完成的型態 had known。同樣的,主要子句中也是用過去完成的型態:might是過去型態的拼法,have done是原形動詞的完成式。

 

這一句話選擇用非事實的假設語氣來說,是為了表示惋惜、懊惱:「為什麼當初不知道呢!」

 

三、未來時間

3.

If I were to take the bribe, I could never look other people in the eye again.

我要是收下那筆賄款,就再也不能面對別人而問心無愧了。

 

這是解釋為什麼你絕不可能去收賄的理由。用be going to減化的過去型態were to,可以表示「未來時間非事實」,也就是未來也絕無可能發生的事。

 

反之,如果條件子句中不用were to而改用should,語氣就比較鬆動,表示「發生的可能不大,但不排除萬一」:

 

If I should take the money, can (or could) you guarantee secrecy?

萬一我收下錢,你能保證守密嗎?

 

條件子句用should take,主要子句若配合以現在拼法的can guarantee,意思是「不排除收錢的可能」。如果主要子句採用的是過去拼法的could guarantee,那麼仍然是「非事實」語氣,表示不會收錢。再看一個例子:

 

If an asteroid should hit the earth, man can (or could) die out.

萬一發生小行星撞擊地球,人類可能會滅絕。

 

這是未來的事情,嚴格說起來還不能確定,但是發生的可能性甚低。條件子句中用should hit來表示「萬一」,主要子句中假如以現在拼法的can die out來配合,意思是說人類「真的有可能」會滅絕。反之,主要子句中也可以選擇過去拼法的could die out來配合,表示「非事實」語氣,暗示「實際上無此可能」。

 

假設語氣的歸納

以上三種時間的觀察,有些地方值得進一步了解一下。

 

一、句型的規律性

因為假設語氣的句子都是用過去型態來表示非事實,所以動詞看起來都是過去型態。從例1、 例2和例3三個句子中可以看出,主要子句中都含有過去拼法的語氣助動詞,分別是would, might, could。這是因為這些句子都是表達在一個假設的條件(非事實)之下「就會」、「就可能」、「就能」有什麼結果(也是非事實),所以可以做個歸納:假設 語氣的主要子句中都會有過去拼法的助動詞存在。

 

在假設語氣的條件子句中(例1、例2和例3中是由if引導的子句), 表示現在和過去時間的(例1與例2)都沒有助動詞存在,這是因為:要先把假設的條件(非事實)當真,所以不能用到表示「不確定」意味的助動詞。只有未來時 間,因為尚未發生,無法完全排除不確定因素,所以可以採用should這個助動詞來表示可能性極小的狀況,絕無可能的狀況則要用were to(如例3)來表示。這是條件子句中唯一會見到助動詞的地方。

 

二、動詞的規律性

假設語氣的動詞都是以「過去」型態來表達「非事實」。若是現在時間就退後成過去式型態;過去時間也要退後一步,成為過去完成式型態。

 

三、混合時間的變化

假設語氣的兩個子句之間,時間有可能不同、必須分別判斷。例如:

 

If I had studied harder in school, I could qualify for the job now.

我在學校時要是有好好唸書,現在就可以符合這項工作的要求了。

 

條件子句是過去時間(在學校時)的假設語氣,要退後成過去完成式(had studied)來表示非事實。可是主要子句是現在時間(now),只要用過去拼法的could就可以表達非事實了,不需用到「過去+完成 (could have qualified)」。

 

四、混合真假的變化

在假設語氣中,兩個子句間的真假也可能不同,例如:

 

I could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fund drive then, only that I didn't have any money with me.

我當時本來可以響應募款活動的,不過身上沒帶錢。

 

這兩個子句都是過去時間。前面的是主要子句,非事實(實際上沒有捐),所以用「過去+完成(could have contributed)」來表示「當時本來可以捐的」。後面的子句雖然時間也在過去,可是「沒帶錢」是事實,所以不必改動語氣,直接用過去簡單式didn't have來敘述過去的事實就可以了。

 

五、句型的變化

假設語氣的句型很可能不是規規矩矩的「條件子句+主要子句」的型態。例如:

 

It's time you kids were in bed.

你們這些小鬼現在該躺在床上了。

 

主要子句it is time敘述的是事實:上床時間是真的到了,所以採用現在簡單式is。從屬子句(不是條件子句)則是非事實:小孩們都還沒上床,所以要用過去拼法的were in bed來表示非事實語氣。再如:

 

If only I had more time!

要是時間多一點有多好!

 

這是現在時間的假設語氣,可是只留下條件子句,把整個主要子句省略掉了(要是有時間就可以如何,句中並沒有交待)。還有:

 

I wish I had more time!(真希望時間能多一點!)

 

主要子句是事實:我真的希望,所以用現在簡單式的wish來表示。受詞子句(不是條件子句)則是非事實:時間並沒有變多,所以要用過去拼法的假設語氣had來表示。

 

假設語氣的句型變化還有很多,不必一一說明。讀者見到此種句型,從「真、假」與「時間」兩個角度去判斷就可以了。

 

祈使語氣

祈使句又稱命令句。這種語氣可以視為:條件語氣中省略助動詞只剩原形動詞,用來表示「希望能成真,但尚未實現」。例如:Come in!可以視為You may come in! 的變化。

 

讀者對直接命令句應該都很熟悉,可是有一種間接命令句需要說明一下。例如:

 

The court demands that the witness leave the courtroom.

法官要求證人離開法庭。

 

如果法官直接對證人提出要求,會這樣說:

 

(You must) Leave the courtroom!(離開法庭!)

 

這是直接命令句。可是,若經由第三者轉述這個命令句,主詞已經不是you,所以不能省略。但這個句子仍然是命令句的語氣,並未成為事實,所以仍然要用原形動詞leave來表示命令句語氣。再如:

 

There is a strong expectation among the public that someone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isaster.

民眾強烈期望有人為這件災難負起責任。

 

這是一個期望,還不是事實(目前還沒有人出來負責),所以屬於祈使句的語氣,應該用原形動詞take來表示。

 

一般文法書的做法是列出一些句型,像是:

 

It is necessary that...(有必要…)

I insist that...(我堅持…)

 

並且規定這些句型後面要用原形動詞。不過,一方面這些句型無法列得周全、另一方面也沒有說明採用原形動詞的原因,所以許多讀者一直不能真正了解。其實這種句型就是一種命令句,可以稱為「間接命令句」。以上那兩種句型,我們各看一個例子:

 

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letter be sent out before noon.

這封信有必要在中午之前寄出。

 

it is necessary來看,可以看出後面那個子句中的敘述尚未成為事實,只是一件「必須要做」的工作。換言之,那是屬於命令句的語氣,應該採用原形動詞be來表示。

 

I insist that the letter be sent out before noon.

我堅持這封信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寄出。

 

這個句子採用原形動詞be來表現命令句語氣,表示「信在中午之前寄出」尚未成為事實,只是個「祈使、命令」。比較一下底下這個句子:

 

I insist that the letter was sent out before noon.

我跟你講真的:這封信真的是在中午之前就寄出去了。

 

這個句型看起來和上一句相同,但是意思不一樣:時間是過去(before noon),動詞採用過去簡單式was,表示這裡是採用第一種「敘述事實的語氣」來敘述過去真正發生的一件事:信真的寄掉了。

 

結語

語氣的變化概如上述,讀者從「用語氣表示真假」為出發點,對四種不同的語氣能夠有整體的了解,就不必死背很多規則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314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